
昨天上午,“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在上海科技馆成立。联盟由来自沪苏浙皖的8家科普场馆发起组建,盟员单位达150余家。未来,联盟将打造“产、学、研、用、展”一条链,实现馆间、馆企、馆研、馆校协同发展,盘活长三角科普资源“大棋局”。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由上海科技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江苏省科学技术馆、南京科技馆、浙江省科技馆、浙江自然博物馆、安徽省科学技术馆、合肥市科技馆8家科普场馆发起组建,盟员单位由各省馆推荐产生,包括综合性的省市地区馆、各类专业场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和民间机构等。这意味着,联盟既涵盖“科普场馆”这一综合性科普展示与教育场所独特的功能优势,同时还吸引了长三角地区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科学普及工作,这将有助于实现长三角地区科普服务的联动推进和科普资源的协同发展,进而在全国发挥辐射效应。
联盟成立当日,8家发起单位共同签署了《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共识》。联盟将秉持共商、共享、共赢的理念,不断推进落实场馆间教育、展示、收藏和研究等各方面的深入交流,形成“产、学、研、用、展”一条链,实现馆间、馆企、馆研、馆校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此外,联盟成员间还签署了52份共享课程合作协议、12份临展合作协议,以及17份文创产品合作协议。
联盟发起单位之一、上海科技馆副馆长顾庆生表示,去年该馆在“全球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榜单上位列第六,上海科技馆希望通过联盟的平台发挥更大的辐射、示范作用。他认为,这些联盟单位在收藏、研究、展示等方面各具特长和亮点,未来联盟将鼓励大家盘活、共享这些科普资源,通过良好的科普效应形成崇尚科创的社会风尚。
研制中国第一辆科普大篷车的安徽省科学技术馆也是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馆长姚穗介绍,该馆的第一辆科普大篷车诞生于2000年,去年又完成了一辆“一带一路”主题大篷车。他还透露,安徽省科学技术馆新馆将于明年建成开放,目前该馆已计划将部分科普电影资源与上海科技馆进行共享,并参与上海科技馆部分科普电影的拍摄。
来源: 闵行婚姻律师